自2001年11月開始,井岡山市某某界天然花崗巖有限公司、井岡山市某某石業發展有限公司、井岡山市某某鑫石業有限公司先后取得位于井岡山市東上鄉不同礦區的采礦許可證,三家企業主營業務均為花崗巖開采、加工及銷售。三家大理石廠長期違規開采的行為,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當地群眾反映強烈,在整治過程中,因涉及多個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形成執法合力,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致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受損。
2019年4月17日,井岡山市檢察院接到井岡山市政府市長焦學軍批轉的線索,要求檢察機關“深入調查,依法推動整改,保護好井岡山的綠水青山”。2019年5月,井岡山市檢察院成立專案組,積極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三家大理石企業未依法辦理取水許可證,在投入生產之前均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14年雖編制了相關方案并報批通過,但并未按照方案規定的標準建設截洪溝,也未按規定每月清理攔砂壩內泥沙,致使礦區水土流失嚴重,攔砂壩內沙石嚴重淤積,阻塞下游漿山水河河道,河面上長期漂浮著乳白色的懸浮物。
因長期違規開采,礦區內山體地表植被破壞,巖石、土層嚴重;采石企業未對礦區道路周邊進行補植復綠,雖對已廢棄的礦區進行了部分補植,但補植復綠效果明顯不佳,成活率不足30%。
因長期超載運輸石料,導致Y951鄉道(東上鄉至七里船)路面損毀嚴重,路基嚴重變形,原瀝青路面變為沙石路面。東上鄉人民政府2016年計劃對坳背村至上坪組楓樹下的路段進行拓寬重修,2017年2月完成工程招標,但因建設設計調整、資金缺口等原因遲遲沒有動工。
2019年6月27日,井岡山市檢察院以現場集中公開宣告送達的方式向井岡山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東上鄉鄉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建議市自然資源局依法對三家企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補植復綠進行有效監管;建議市水利局對三家企業違規采礦造成水土流失、沙石淤積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建議市交通運輸局、東上鄉政府依法履行對Y951鄉道的建設、管理和養護職責;共同協調維護好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防止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進一步損害。
四個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均高度重視,分別就礦區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道路受損、未建截洪溝、攔砂壩未清理、未依法取得取水許可證等問題逐條逐項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通過統籌協調、聯合執法,把需要整改的問題全部落實到位。截至目前,礦區完成補植復綠110余畝,市政府60余萬元加建攔沙壩一座,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護下游河道不被沙石侵蝕;特別是針對鄉道受損問題,井岡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財政和相關采石企業共同籌資350萬元,將受損的3.7公里鄉道重新修成了水泥結構的公路,2020年春節前完工并通車,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該涉案大理石廠違規開采不僅造成礦產資源的亂采濫挖,還引發山體破壞、植被及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的嚴重隱患。
檢察機關通過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充分發揮行政機關自我糾錯、維護公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成了行政機關的聯合執法,打破了礦山治理長期存在的多頭治理的僵局,破解了行政執法難題。
同時積極延伸檢察職能,推動當地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修復毀損道路,形成“辦理一案、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該案的成功辦理,是檢察機關緊緊依靠委政府對公益訴訟工作的領導與支持,積極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與行政機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有益實踐。開云體育 開云官網開云體育 開云官網